“言绍郡的百姓谁不知道,要不是郡守这么多年的良治善政,又怎么会有现在的优渥的日子过得。尤其是两个月前,大公子和郑郡尉刚刚把中平县一带的山贼匪徒全都给剿灭了,附近几个县可都是对此感激涕零。
我听旁人说,在大军离开那天时,中平县城的百姓可是出城十里地相送,还自发的送上万民伞献给郡守,以祈祷郡守长命百岁,好能继续造福言绍的百姓。”
彭适说的事就发生在今年年初时,才过去没多久。
因为中平县位于言绍西北方向,正好毗邻汉广郡,加上那一带多深山老林,山峦也是较多。
所以不少在言绍郡或者汉广郡犯了事的人就会逃亡到此处,久而久之的下来,这群人摇身一变,就成了当地的山贼,经常劫掠附近的百姓和过路的车马,中平县附近尤受其害。
而这次郡守长子于敦勉和郡尉郑一秋亲自带了两千兵前往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附近的山贼消灭的七七八八,剩下的不是被俘虏就是趁乱逃走了。
这事在彭适看来,的确是对当地百姓帮助颇大,所以有万民伞也不足为奇了。而且郡守的年纪也大了,尤其是这两年,除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外,几乎不再出面。
刚好相反的便是其长子于敦勉了,如今经常代替郡守处理事务,这次郡守想必也是打着为其长子于敦勉造势的想法。
“你啊……”郡守听完之后笑着摇了摇头。
彭适也只好跟着笑了起来,同时还得表现出坚信这是一个事实的样子。
“中平本就比其它地方要贫瘠不少,再加上贼人肆虐,当地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……”
彭适默默地听着,这话郡守可以说,自己却是不能说。
“……为此老夫一直痛心不已,直到现在才还了当地百姓安宁,唉!这是老夫的错啊!”郡守说完叹息了一声。
“郡守。”彭适急忙起身拜道:“这怎么能是郡守的错呢?郡守为百姓日夜操劳,夙兴夜寐,现在更是帮助中平百姓扫除大患,谁不在说郡守乃是为民造福之者。
至于中平百姓多年来生活艰难,那是当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而成,尤其是当地官员的不作为。”
在言绍郡,郡守就是所有人的‘君主’,作为‘君主’,怎么可能会有错?有错的都是底下的人才对。
就算中平县令听到这话,也不能说彭适的话不对,还得附和着彭适才行,否则就是觉悟还不到家。
“不说这件事了。”郡守有些哭笑不得的摆了摆手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。
缓了一会,郡守问向彭适,道:“之前你父亲给我来了一封信,你可知道这事?”
这是在问我信中的内容?
“不瞒郡守,父亲信中所说想让我留在言绍,其实,这就是我的想法。”彭适直接承认了是自己的想法。
“你为何会想要留在言绍?你可知道,今年不少人都想着前往寿春,偏偏到了你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。这是何缘由?”
彭适知道自己可不能把那番对何有阳说的理由拿出来,那话放在郡守面前除了降低好感外别无用处,所以只能把自己真正的想法托出来。
“郡守,舒安以为现在去寿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,如今正值新皇继位,而从新皇之前的动作来看,想要削弱郡国的权利已经显而易见了。”
郡守听到彭适的话点了点头,不过就这些还不足以做出选择,所以继续听彭适讲道。
“现在不少人选择去寿春,无非就是看到邵御史一步登天,都想要去做下一个邵洛泽。他们也许看到了其中的风险,但却自认为能够规避其中风险。可在舒安看来,此事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。
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皇上,皇上到底是想要如何削弱郡国,又想要收回什么权利。”
顿了一顿,彭适最后说道:
“假如皇上是想让整个大楚都在朝堂的控制之下,到时候,寿春就是一片龙潭虎穴了。”
在彭适自己想来,这个假如,可能性高达九成以上。这是彭适研究了当今皇上从小到大的事迹,再结合了自己独特的眼光判断出来的,准确度很高。
郡守听到彭适最后一句话,眼中明显不相信,按众人的想法,皇上最多也就是让各个郡跟随朝廷的法令,最多再多交点税,这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。
“皇上可不是在深宫里长大的,岂会不知道怎么做的结果?”
大楚皇室立有祖训,宗族子弟到了一定年纪后,就必须出外生活,目的自是为了深入百姓,防止被权臣蒙蔽。
当今皇上也不例外,在外面生活过很长时间,再加上承明卫还能发挥点用处,肯定知道当今大楚的问题在哪,以及能不能处理这些问题。
“郡守所言极是,皇上肯定知道怎么做的后果,但舒安猜测,皇上并不甘心只做名义上的大楚皇帝,而是想成为真正的大楚皇帝。令之所及,俯首帖耳。”
以前大楚还没有走到如今的地步,郡国虽然权力也是如现在一般,但历代皇帝都是小修小补,从来没有下过狠手。
这也就导致了如今众人,也想当然的以为当今皇上也是如其父祖一样,在大家接受的范围内修修改改罢了。
至于彻底推到重来,没人去想,应该说是没人敢去想,因为那样一来天下必然会大乱,而最不想看到天下起乱的,便是当今皇帝了。
“这些只是舒安的猜测,是对是错舒安现在也不敢妄下定论,今天说出来倒是让郡守见笑了。”彭适说完自己的看法后,补上了一句。
“哈哈,你就不必谦虚了,能说出这番话来,至少证明了你的确是考虑周全了的,既然你有你自己的想法,那就沿着路走下去就好,不必为了外人随意更改。”
郡守赞扬了彭适几句,心中也是感慨万分,现在的年轻人呐,都有自己的想法,比以前强多了。
不过再怎么感慨,还不至于听了几句话就会往心里去,刚刚也就是想听听彭适自己的看法,好奇他为何会做出留在言绍的选择。
况且在这种大事上,郡守自然会有自己独到的眼光,又岂会因为别人说几句话就摈弃自己原先的主意。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