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不是岳父告知,张恪清都不知道辽北那位已经被约谈了。
而且领导的态度,也让张恪清很欣喜,果然上头对这种行为也是深恶痛绝。
这也让他彻底放心,他也不愿与这种人为伍。
政策试点批下来的消息,张恪清虽然高兴,但其实早就知道会成功。
因为前世在换届之后,就推出了类似的政策,证明上头早有这个想法。
这一次南河不过是提前让上头将想法落实,又能得到一个第一的头衔。
经过了这些天的调查准备,张恪清也对南河的民营企业振兴有了充足的底气,肯定会成功的。
隔了一天,向洋回来了,马上把张恪清和夏正东都叫到了办公室,开个小会。
“二位,好消息你们已经都提前知道了吧?”向洋满脸笑容,“政策试点已经批下来了,上头还给了一笔资金做支持。”
“当然资金不多,剩下的就靠省里了,正东同志,没问题吧?”
夏正东笑呵呵的说道:“今年省国资投资会赚不少,这笔钱我肯定不会克扣。恪清同志,国资这次赚取的利润,你可不能都给我花光了,还有一些其他单位要拨款呢。”
张恪清忙说道:“夏省长放心,我要的资金也不算多,省里承担一部分,各地市承担一部分,对未来全省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。”
“这些资金一部分用来购买相关的办公设备,比如服务器需要一套备用的,还有要增加一些电脑、办公桌椅等,另外一部分才是大头,也就是补贴。”
“除了给那些企业研发、税收等减免补贴以外,还有给那些技术人才的补贴。”
“比如在职人员的差旅补助,还有那些义务帮忙的法律人员的一点点津贴。”
夏正东直接说道:“恪清同志,资金怎么用,你来决定,我不会过问,我完全相信你。”
向洋看了夏正东一眼,明白了夏正东的意思。
其实这段时间夏正东对张恪清给予了很多支持,向洋也都是看在眼里。
一方面夏正东可以因此收获更多的政绩,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张恪清示好。
向洋很清楚,自己离开之后,夏正东大概率会接他的位置,这是要拉拢张恪清加入其阵营。
他离开之后,张恪清再投入夏正东阵营,也不算是改换门庭,不会因此被人诟病,但向洋却觉得,张恪清可以有更好的选择,夏正东多半要白费心思了。
“恪清,我听说平台已经开发完成了?”向洋又问道。
张恪清点了下头:“初步开发是完成了,还在做一些调整,也在进行内部测试,预计下周可以上线进行大规模测试。”
“平台的工作人员也在抓紧培训中,尤其是各地市政务大厅那边,都要有专人负责,已经让各地市对此重视起来了。”
向洋追问道:“专家动员的如何了,主动报名的人数多吗?”
张恪清马上说道:“有很多同志踊跃报名,除了省里的,各地市的也有许多,我们已经筛选出来了不少,暂时够用,后续看情况是否需要继续增加。”
夏正东有些疑惑,不应该啊,明明他记得那些科研机构的老专家都推脱了,他也没有安排人强压,还等着张恪清遇到困难,来找自己求援呢,怎么张恪清说人够用了?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