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。”
卢以祯虽然今日做的事,把韩赞周这个守备太监得罪死了,但强势的人物总是给人以信心,卢忠,卢义此刻便是对卢以祯无比相信,也无比忠诚,恭敬态度比之以前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交代完后,卢以祯便连夜快马加鞭,向着应天府疾驰而去。
白天的时候,知府段省之命人去应天府给韩赞周报信,卢以祯现在也是要去应天府,而且必须要抢在前面赶到。
应天府是南直隶的权力中心,韩赞周作为南京守备太监,皇帝的代表,他无疑是处于这个权力中心的最顶点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人可以制衡韩赞周。
大明的所有皇帝,除朱元璋外,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随心所欲,即便是朱棣那也不行,其他皇帝那就更无法做到为所欲为。
皇帝尚且如此,更何况一个太监。
而能够有效制衡韩赞周的人,无疑就是南京督察院的那些御史。
在大明,如果说有一个人可以令百官闻风丧胆,那么这个人可能并不是皇帝,也不是阁老,而是御史,也就是所谓的言官。
当初朱元璋废除丞相,但丞相的权力不会消失,只会转移。
朱元璋为了防止其他大臣窃取权力,导致权力过大,威胁到皇权,于是通过制度大力加强督察院御史的权力,还大力保护御史的人身安全。
御史可以上书弹劾任何一个人,即便看皇帝不顺眼,也可以上书申斥皇帝的过错。
别人弹劾错了要承担责任,轻则被皇帝斥责,或者丢官,流放,重则甚至被廷杖打死也说不定。
但御史弹劾错了则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,皇帝还要勉励几句,夸奖御史辛苦,这意味着御史可以随意向任何人开炮。
为何御史弹劾错了,皇帝不能怪罪,相反还要勉励?
因为在督察院的这个制度下,御史就是皇帝看清天下的眼睛和耳朵,对于一辈子都不出宫的皇帝来说,这‘眼睛’和‘耳朵’太重要了。
即便自己的眼睛看错了,耳朵听错了,谁又会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挖掉?
于是御史有了监察百官的权力,上至首辅,下至百官,甚至是皇帝,朝廷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,都要接受御史的监督和纠察。
遇到任何事,御史都可以直接向皇帝上书,要求皇帝亲自裁决,甚至时间紧迫,等不及,御史自己就可以裁决处置。
这样的制度设定,让都察院天然具备了制衡任何人的能力,韩赞周即便是南京守备太监,陪都权力中心第一人,也不例外。
所以卢以祯要想跟韩赞周斗,就必须要提前找到一帮御史,让他们出面弹劾韩赞周,这样就能拖住韩赞周,让他无法分心他顾。
Ps:新书期间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一下,拜托了,拜托了,这本书我会努力写好它,尽最大能力,谢谢大家。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