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琰看着旁边的陆议,心中一阵感叹,本以为陆议的天赋已经算不错了,如今认识了周叙,方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才啊!

“周小郎君的学识渊博,让我都有些自愧不如,这样的人物,陆小郎君可以多跟着他学习。

此前我支持你前去挑战,也是想让你从其中能够领悟更多的东西,如今见过这周小郎君,我认为你可以多跟在他身边学习,而不是一味的比试了。”

其实崔琰的意思很简单,他一直以为周叙和陆议年岁相差不大,能力就是强也强不了太多,比试切磋之中,陆议也能学到很多东西。

但是现在看来,周叙明显远超陆议一大截,还不如直接虚心的请教和学习。

陆议听着崔琰的话,有些似懂非懂。

崔琰回到陆府拿了自己行礼后,跟陆康辞别后才离开。

待崔琰离开后,陆议主动请教了陆康,想以解心中的困惑。

陆康听后,心中也是诧异,没想到周叙竟然会如此优秀。

“议儿,这世上有才能的人很多,他们有可能是老者,也可能是青年人,或许也会是像周小郎君一般的小少年。

你应当时刻怀有一颗谦逊的心态,向他们这些人请教和学习,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,也不能歧视或者看不起,反而应该更加谦虚的对待,或许他们身上也会有着让你意想不到的长处!”

陆议安静的听着陆康教导,虽然此刻他还不能完全领悟到陆康话语中的意思,但是却将这些话牢牢的记在了心中。

看到小陆议的样子,陆康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。

......

崔琰离开陆府以后,就开始了自己的北上之路。

这次崔琰准备回乡,主要还是听说了兖州的黄巾被曹操所平,走豫州过兖州,经过魏郡即可返回清河了。

就在崔琰出了舒县,还没多远,就发现周叙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。

“周小郎君这是?”

崔琰见周叙的样子,感觉是专门来给自己送行一般。

事实上崔琰也没有猜错,周叙就是专门来送崔琰的。

“季珪先生此去,不知何时才能相见,我对先生可谓是一见如故,心中颇为不舍,所以特地前来相送!”

听了周叙的话,崔琰心中顿时颇为感动,离家数载,所受过的苦难不计其数,但是如同周叙这样对待他的却没有几个!

“周小郎君之情,我当铭记于心,待我解了思乡之情,必将再次南下与小郎君谈论学识!”

周叙再次跟崔琰交谈了一番,拿了一个包裹交给了他,里面装有一些财物和干粮,以便崔琰路上使用。

护卫什么的也没有派,毕竟人家也不是什么手无束鸡之力的人,这个时代的儒生,对付三五个流寇都是随手的事。

更有甚着,如同卢植一般的,可以称之为儒将的都有。

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儒生都是这样的,比如现在曹操麾下就有一个。

周叙送了崔琰好一会儿才离开,离开之时崔琰还送了他一块族中的玉佩,也算是回报周叙相送之恩。

此外,两人还相约着书信往来。

送别了崔琰,周叙回到家中,周瑜对此却是有些好奇。

“小叙,你对此人很看好吗?”

周瑜对崔琰并不熟,只是一开始交谈中觉得他颇有学识才有好感。

其实也不怪周瑜,主要是崔琰的名声主要在清河以及北方附近,出了清河,尤其是这南边,认识他的人并不算多。

“崔琰的学识和为人都不错,结交一番也是不错。”

周瑜听后也没有多说什么,只要对方对小叙没什么坏心思,也就无伤大雅。

崔琰的离去并没有过多影响周叙的日常生活,接下来的日子里依旧是练武和看书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