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后,阿烈阿甲的儿子出生,取名阿甲阿得,组成新的一家三口,小家伙的到来给家里带来了无限欢乐,阿胡阿烈享受三代同堂的乐趣。

接下来的日子,阿胡阿烈父子致力发展丽江周边县郡的经济建设,并将其归入丽江管辖,使丽江的版图向外扩张。

与之相反的是,元王朝皇帝自忽必烈之后,皇帝是换了一个又一个,因为个个都比较短命,皇室内部不稳定性,导致了各路藩王觊觎皇帝宝座而展开争权夺势,他们疯狂地抢占地盘,还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。官府强取豪夺,苛捐杂税,老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。因此直接造成了社会的动乱。

至正四年(1344年)大都皇宫

此刻是早朝,元顺帝一本正经地坐在至高无上的龙椅上面,俯瞰整个大殿。朝臣们刚刚向他行完跪拜礼,接下来朝臣有事启奏,而且是天大的事情。首先是黄河暴涨,北决白茅堤、金堤,洪水犹如猛兽一般席卷而来,殃及沿岸山东、河南几十万人成难民。元顺帝眉头紧锁,自古穷乡僻壤出刁民,即使不把老百姓当一回事,还要提防他们私下煽动造反,所以修河迫在眉睫。

另外淮河沿岸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旱灾、瘟疫,受灾人民死者过半。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决,反正饿死病死是天灾引起的,谁也无能为力。但毕竟是皇帝,下面这么多双眼睛盯着,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,于是下旨赈灾。当时元朝的腐败已病入膏肓,赈灾发下来的银两和粮食被上下官员一层一层克扣,最终到老百姓手中只剩下皮毛。

来看一看当时老百姓的真实生活

朱重八(当时的名字)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,十六岁安徽濠州人出身农民,他的父亲、大哥、母亲就是在这场旱灾(没有饭吃)和瘟疫中(染病)相继去世,只剩下他和二哥,家徒四壁,连给亲人埋葬的土地都没有。地主刘继祖看他可怜,于是给了他一块坟地,朱重八感激涕零。等安葬完亲人,又要面临活下去的问题,他感叹命运不公,他的父母在这片黄土地上辛苦劳作一辈子,吃不饱穿不暖,死后连安葬地都没有,他恨透元朝廷不作为。为了活命,他只好出家当和尚,但和尚也不是那么好当,不仅要干粗活,还要出去化缘(就是讨饭)。一年后,朱重八出去连饭都讨不到,底层人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,因为到处都是难民,他不得已背井离乡,一路化缘,徒步走遍了安徽、河南两省的各个角落。

黄河决堤后,山东盐场遭到波及,国库收入受到重创。元顺帝经过一系列的打击,决定亲自登门请脱脱出山,册封脱脱为中书右丞相之职,希望能扭转乾坤。

公元1350年,是阿胡阿烈任职丽江土司第五十年。这时候孙子阿甲阿得已经结婚生子,堪称四代同堂。年迈的阿胡阿烈走在院子里,回想这一生,前二十年自己凭着一腔热血想要发展丽江,后面确实做到了,此后三十年有儿子协助,更是如虎添翼。丽江在阿胡阿烈父子的共同治理下,拥有了三十年的辉煌时期,人民丰衣足食,百姓安居乐业,纳西族人民无不称赞。

丽江以后交给儿子和孙子去打理,自己可以退休,去外面游山玩水,闲暇之余陪着曾孙子玩耍嬉笑。只是没有想到,他的这一想法很快被现实打破。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