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农贸市场找到大老刘。

见了面,他就笑,问他笑什么?

他说:“还能笑什么,下岗了不是?”

只能点头。

又说:“不是我说你贾清,你胆子太小了,要是早出来做生意,也不用等到下岗!”

又点头,同意他说的。

工厂倒闭全县都知道了,他肯定也知道。

和他说現在倒闭了,下岗了,以前说的帮着做生意的事,能不能帮忙?

“这还用说,当然能了!”

“能帮什么忙?”

想了一下,“你们来的正好,市场里有人要给女儿去看孩子,想把摊位转出去,不过这是几天前的事了,不知转出去没有?真想干的话,我去问问……”

看吴玉花,她没说话,只好说:“当然想干了!”

“什么生意?”

“卖鞋的……”

“卖鞋?”又看吴玉花,还不说话。

虽然没说话,知道她怎么想的,他们没做过生意,不知会不会卖鞋,但己经说了,不能反悔,“好吧,你给问问吧……”

似乎怕他动摇,赶忙说:“这样吧,你们看着摊子,现在我去问问……”

没等表态,拐过店铺不见了。

只好替他看着摊子。

大约半个小时,兴冲冲回来了,眉开眼笑地说:“成了、成了!”

“成了,怎么成了?”吓了一跳,紧张地问。

来这里就是看看,说的好听考察一下,不好听是一时心血来潮,什么也没准备,没想到大老刘这么热情,给介绍买鞋的,还去交涉,怕一旦交涉成了,又没准备,干还是不干?

这不是骗人吗?

接下来没他想的严重。

就是那天才知道做生意可以说话不算话,只要没成交,没把钱交到对方手里,前面说了什么都不要紧。

那天情况就是样,只是问了多少钱转店铺,离成交还早着呢!

第一次找他帮忙,以前他又说过,有点急于求成,表情太夸张了,还认为真成了呢?

才吓了一大跳。

吴玉花可不好糊弄,对外采购都是她的,和外人打交道多,好像了解类似情况,笑着问他:“刘师傅,怎么成了?”

大老刘说:“还不是成了?本来他要两万五,和他说我有个工友下岗了,想做生意,没有多少钱,能不能便宜点?他二话没说,马上降了两千,说真想干两万也转?”

“原来这样……”

“怎么样,能干吧?”

手里的钱一共不到五千,这个店肯定转不了,但这话没法和他说。

正为难,吴玉花说:“刘师傅,行呀,先这么着吧,我们再考虑、考虑……”

“好吧,你们考虑考虑。”

送他们出來,说过几天如果还没转出去,再去和他谈,能不能再降点?

回家后,没大有精神,找来找去没找到原因,这才想起是吴玉花没和大老刘说实语造成的。

“我们没有那么多钱,你却说再考虑考虑,如果去讲价,讲下来可怎以办?”

“你说怎么说?你不是说叫他帮忙的吗?人家帮了,你能说不做了?”

想想也是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