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诗这么说:痘疹恶疾胜疮疡,不信人间有异力。疱紫毒生追命药,浆清气绝索魂汤。时行户户应多难,传染人人尽着伤。不是武王多福荫,枉教军士丧疆场。这诗就像在给大家提前剧透一场 “恶疾大作战” 的戏码呢。
话说吕岳 “嗖” 地跑进阵里,杨任也不甘示弱地追了进去。吕岳跑到八卦台上,把瘟癀伞 “唰” 地撑开,往下一罩。杨任不慌不忙,拿出五火扇 “呼” 地一扇,那瘟癀伞直接变成了灰烬,飘啊飘地就没影了。杨任又连着扇了好几下,只见那二十把瘟癀伞也都纷纷变成了飞灰。
这时候,瘟部神只李平走进阵来,本来是想劝劝吕岳,别再和周兵对着干了,可谁知道,这都是天意啊,正好赶上了。李平就这么不巧,被杨任一扇子给扇到了,他哪能逃得掉呢?可怜啊,真是:一点诚心分邪正,反遭一扇丧微躯。李平就这么被杨任一扇子扇成了灰烬。
陈庚一看,气得火冒三丈,大骂道:“哪来的妖人,竟敢伤我弟弟!” 说着就挥舞着兵刃朝杨任冲了过去。杨任不紧不慢,又把扇子连扇了好几下,这可不得了,别说是陈庚一个人了,连地都被扇得红彤彤的。
吕岳在八卦台上一看这形势,心里暗叫不好,赶紧捏着避火诀,想着能趁机逃走。可他哪知道,杨任这把扇子是由五火真性汇聚而成的,哪是普通的五行之火能躲避得了的。吕岳看着火势越来越猛,根本压不住,没办法,转身就往后跑。杨任哪能让他跑掉,追上前去,又连扇了好几下,这一下子,把八卦台和吕岳都烧成了灰烬。吕岳的三魂也都 “嗖” 地飞到封神台去了。有诗为证:九龙岛内曾修炼,得道多年根未深。今日遭逢神火扇,可知天意灭嗔心。
杨任成功破了瘟癀阵,就看见姜子牙趴在四不相上,手里紧紧握着杏黄旗,左右两边金花闪耀,护着他的身体。众门人看见了,赶紧过来把姜子牙搀住。姜子牙也不说话,脸色像淡金一样。突然,四不相猛地一跃而起。
武王在辕门看见武吉背着姜子牙过来了,眼泪都快掉下来了,心疼地说:“相父您这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,受了这么多苦啊!” 说着就把姜子牙背到中军,放在卧榻上。云中子赶紧拿出丹药,喂到姜子牙嘴里,让药顺着喉咙送到丹田。
过了一会儿,姜子牙睁开眼睛,看见众将官都站在身边,就说:“辛苦大家这么费心了。” 武王高兴地说:“相父您就安心养着,好好调理身体。” 姜子牙在军中调养了几天,云中子就说:“子牙你放宽心,以后还有万仙阵,到时候我们再来帮你,今天我就先告辞了。” 姜子牙也不好强留,云中子就回终南山去了。
姜子牙正打算着攻打穿云关呢,杨任上前说:“之前我偷偷把四位将军放进去了,元帅您可以赶紧安排调遣。” 姜子牙一听,心想这得里应外合才能拿下关啊。于是传令,点将准备攻关。
再看徐芳这边,听说瘟癀阵被破了,手下又来报告:“方义真已经死了,那四位将军也不知道去哪儿了。” 徐芳心里慌得不行。正着急呢,就听见门外杀声震天,锣鼓齐鸣,喊声不断,那声音就像天要塌地要陷了一样。
徐芳赶紧跑到关上防守,就看见周兵的大队人马,四面八方都架起了云梯和火炮,攻打非常猛烈。雷震子一看,气得不行,“嗖” 地飞到空中,一棍子下去,“轰” 的一声,把城上的敌楼打塌了半边。徐芳哪能守得住,急忙下了城。这时候雷震子已经站在城上了,哪吒也踩着风火轮上了城。守城的军士们一看雷震子这凶巴巴的样子,吓得全都跑了。
哪吒下了城,把锁钥斩断,周兵一下子就涌进了城。徐芳一看周营的大队人马都进关了,没办法,只能骑着马,摇着枪上来抵挡。结果被周营的大小将领们团团围住,大家混战在一起。
这边黄飞虎、南宫适、洪锦、徐盖听到关内喊杀声震天,知道周兵要成功了,四个人赶紧步行,跑到关前。看见周兵已经把徐芳围住了,黄飞虎大喊一声:“徐芳,你别跑,我来啦!”
徐芳正手忙脚乱呢,又看见黄飞虎他们四个人冲了过来,心里 “咯噔” 一下,吓了一跳,还没反应过来呢,黄飞虎一剑砍了过来。徐芳往后一闪,这剑一下子砍在了马头上,把徐芳从马鞍上撞了下来,被士兵们生擒活捉,押到了关下。
众将收了军卒,把姜元帅迎进关里,姜子牙坐在厅上,出了告示安抚百姓。黄飞虎、南宫适他们来见姜子牙。姜子牙说:“将军们之前受了那么多苦,被关在牢里,幸好老天爷保佑,转祸为福,这都是因为将军们对国家忠心耿耿,感动了天地啊。”
众将在穿云关安排妥当后,姜子牙下令:“把徐芳推过来。” 左右把徐芳押到阶前,徐芳站着就是不跪。姜子牙大骂道:“徐芳,你抓了自己的哥哥,已经没了手足之情,作为臣子又没尽到守边疆的责任,你还有什么脸敢不跪?简直就是人中之禽兽!赶紧拉出去斩首!”
众军士把徐芳拉出去斩了,还把他的首级挂在穿云关示众。武王摆下宴席,和众将一起喝酒,犒赏三军。第二天,姜子牙传令起兵。走了八十里路,到了潼关,只听安营的炮声响起,扎下了寨棚。
姜子牙升帐,众将官参拜完后,开始商量怎么取潼关。再说说潼关的主将余化龙,他有五个儿子,分别是余达、余兆、余光、余先、余德,只有余德一个人在海外出家,不在潼关,所以现在和余化龙一起守关的只有父子五个人。
突然听到关外炮声隆隆,探事的士兵跑来报告:“周兵已经到关下扎营了。” 余化龙对四个儿子说:“周兵这次来,一路上打了不少胜仗,今天到这儿了,也是个强劲的对手,咱们可得好好努力啊。” 四个儿子一起说:“父亲您放心,就姜子牙那点本事,不过是偶然打了几个胜仗,他还能过得了咱们这关?”
不说余化龙父子在这儿商量,再看姜子牙第二天升帐,问左右:“谁去潼关挑战,打个前阵?” 太鸾站出来说:“末将愿意去!” 姜子牙同意了。
太鸾出了营,到关下挑战。哨马跑到关中报告。余化龙让长子余达出关迎战。余达领命出了关。太鸾一看,潼关里出来一员将领,穿着银甲红袍,那叫一个整齐,“咕噜咕噜” 地就跑出来了。这余达长啥样呢?有赞为证:紫金冠,名束发;飞凤额,雉尾插。面如傅粉一般同,大红袍罩连环甲。狮鸾宝带现玲珑,打将钢鞭如铁塔。银合马跑白云飞,白银枪杵鞍下拉。大红旗上书金字:潼关首将名余达。
太鸾大喊:“潼关来的将领叫啥名字?” 余达说:“我乃余元帅的长子余达!早就听说姜尚大逆不道,起兵闹事,不守臣子的本分,还攻打朝廷的关隘,这不是自寻死路嘛。”
太鸾说:“我们元帅可是奉了上天的命令去征讨,向东攻打五关,安抚百姓,讨伐有罪的人,还会合了天下诸侯,要去商朝主持政务呢。五关已经拿下了三关,你还敢抵抗天兵?赶紧投降,饶你一命;要是等关被攻破了,玉石俱焚,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!”
余达一听,气坏了,摇着枪就刺了过来。太鸾也拿着刀迎面还击。两人大战了二三十个回合,余达拨转马头就跑。太鸾在后面紧追不舍。余达听着后面马蹄声越来越近,把枪一挂,拿出撞心杵,往后一杵,“砰” 的一声,正好打在太鸾的脸上。太鸾 “哎呀” 一声,从马鞍上翻了下来。可怜啊,当将军的,真是:祸福随身于顷刻,翻身落马项无头。
余达把太鸾一杵打下马后,又补了一枪,结果了他的性命,还割下首级,敲着鼓进了关,向父亲请功,把太鸾的首级挂在关上示众。
败兵跑回去向姜子牙报告,姜子牙听说太鸾死了,心里很不高兴。第二天,姜子牙升帐,苏护站出来,说要去取关,姜子牙同意了。
苏护骑上马,到关下挑战。哨马跑去报告。余化龙让次子余兆出关对敌。苏护问:“来的人是谁?” 余兆说:“我乃余元帅的二儿子余兆,你又是谁?” 苏护说:“我不是别人,正是冀州侯苏护。”
余兆说:“老将军,我不知道您是皇亲国戚。您身为皇亲,世代受国家的恩惠,应该共同守护国土,好好报效国家,怎么能忘了皇家的恩宠,一下子就造反,去帮助叛逆呢?我觉得您这样做可不对啊。要是哪天武王失势了,您到时候被抓住,身死国亡,还会被人嘲笑万世,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。赶紧投降,还能转祸为福呢。”
苏护一听,大怒:“天下的大势,差不多八九成都已经不是商朝的了,难道还在乎你这一个潼关吗?” 说着就纵马摇枪,刺向余兆。余兆也赶紧用枪招架。两人骑着马打了起来,还没到十个回合呢,余兆拿出一面杏黄旛,“唰” 地一展,眼前 “金光一闪”,余兆连人带马一下子就不见了。
苏护一下子懵了,不知道余兆去哪儿了,赶紧左右看。正找着呢,就听见后面马蹄声传来,慌忙转马,可还是晚了一步,被余兆一枪刺中了胁下。苏护 “哎呀” 一声,从马鞍上翻落下来,一缕魂魄 “咻” 地就往封神台去了。
余兆割下苏护的首级,进关向父亲报功,还把首级挂起来示众,高高兴兴地庆祝呢。咱先不说这边的事儿了。
姜子牙听说苏护折了,心里那叫一个难过,简直像被人揪着心似的。苏护的长子苏全忠得到消息,直接哭成了泪人,跑到营帐里,哭着喊着要为父亲报仇。姜子牙没办法,只好答应了。
苏全忠领了命令,气势汹汹地跑到关下挑战。哨马赶紧跑进关里报告,余化龙派三儿子余光出关迎战。苏全忠一看,从关中出来个年轻将领,顿时咬牙切齿,大喊道:“你是不是余兆?赶紧过来受死!” 余光回答:“不是!我是余元帅的三儿子余光!”
苏全忠一听不是杀父仇人,更气了,骑着马,挥舞着戟就冲了过去。两匹马一靠近,戟和枪就你来我往地打起来了。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,余光拨转马头就跑。苏全忠因为父亲被害,正满肚子火没处撒,破口大骂:“不杀了你这小子,我绝不收兵!” 说完就追了上去。
余光一看苏全忠追来了,不慌不忙地放下枪,掏出梅花标,“嗖” 地一下,五根标一起飞了出去。苏全忠躲避不及,身上中了三根,差点从马上摔下来,只好灰溜溜地败回周营。余光打了胜仗,得意洋洋地进关向父亲报告:“我用标把苏全忠打跑啦!” 余化龙听了,自信满满地说:“明天我亲自会会姜子牙,好好谋划谋划,一定能把周兵打得屁滚尿流!”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