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丈,我们又从朝阳城走商了,借宿一晚,会付钱的,用车上的日用品顶账也中。”

看着众多的村民,贾贵只以为他们是要过来买东西。

这些渔民靠着捕鱼为生,半个月才会派遣上年轻人,去往半日路程的丰县购买补给。

为了省钱不会在丰县逗留,会趁着天没黑返回渔村。

算算日子,就快到买东西的时候了。

这伙渔民缺少日用品,组团前来购买,倒也能解释的过去。

“进来吧。”

老村长哑着嗓子说道。

这个村子里的人,站姿有些古怪,不论年纪,全都佝偻着身子,后背高高鼓起,尤其是村长。

高鼓的后背,让人怕的不行。

两人交谈的时候。

村子的深处,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了肉香,肉香的味道不停的刺激着他们的味蕾。

伙计们忍不住吞咽着口水。

叶言混在伙计里,两把刀藏在怀里,仔细的观察着,却没有发现太多的不对劲。

于是就跟着商队走了进去。

生眼球和鱼汤的区别,根本是完全无法对比的。

迎着村民们的目光。

一行人沉默的走了进去,赶车的赶车,牵牛的牵牛,村民们全都直勾勾盯着他们。

贾贵被盯得头皮有些发麻。

“散了吧。”

老村长在这时突然说道。

一声令下。

这些村民全都扭头回到了自己的房子里。

伙计们全都松了口气。

只有贾贵追问道:“老丈,他们不买东西吗?”

“不了。”

老村长眼皮眯的几乎看不见眼睛,阴着脸道:“我们已经派人去丰县了。”

“这样子呀,那还真是不赶巧。”贾贵讪讪道。

“你们就暂住在祠堂吧。”老村长说。

“没问题。”

贾贵点头答应,没有什么抵触,商队这么多人,没有什么房子能够装得下。

并且还有这么多贵重的货物,分开住也不放心。

他们每次来都是住在祠堂。

走到村子中央。

一尊耸立的威严雕像,与村子的建筑氛围格格不入。

雕像高接近两米。

雕刻的是一尊虎头尊者,脖颈戴着念珠,肌肉壮硕,背上还悬挂着一把九环钢刀。

虎眼怒目,威慑邪祟。

叶言眯眼观看,下一秒,泪水就止不住流了出来。

通过诡瞳他察觉到这尊雕像上,环绕一股威严的阳气,只是光看,对眼睛的负担就极大。

叶言能够察觉,雕像上的气息,与朝阳城感受到的那股阳气一模一样。

应该同属一脉。

这也能解释开,为什么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,一个远离城镇之外的地方,会有一个孤零零的小渔村,安然无恙的幸存。

原来是有朝阳城庇护。

不知是不是错觉,接近这尊雕像,老丈的腿快了不少。

商队的人紧跟着,就来到了村子的最深处。

叶言捂住了口鼻:“什么味?”

前方,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了一股恶臭,难闻至极,浓烈的味道顺着鼻孔直击大脑。

“祠堂建在最高点,阳光最足,晾鱼场就在不远。”

老村长嘶哑着声音说道:“你们这些大地方来的,闻不惯这股味道,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。”

“老丈,”叶言笑着摸了摸鼻子,玩笑道:“我又没说过,你怎么知道我是从大地方来的?”

“哈哈,和我们这破渔村相比,哪里都算大地方。”

老村长摸了摸胡子,转移话题:“前面就快到了。”

又走了一会,众人来到了修建在高地上的祠堂。

贾贵连连道谢。

老丈带到地方就要退走,却突然站住脚,紧眯的双眼中,露出一抹寒芒:“这里是村子的祠堂,供奉先祖的地方,住人已经勉强,牲畜万不可入内!”

“是,还请老丈放心,我们知道分寸。”

贾贵面露苦色,但还是应了下来,他转头看向伙计们,“把牛拴在门口,时刻留人看守。”

伙计们全都面色一苦,却也只能答应下来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