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青川嘴角带着笑,努嘴示意。

“说呗,谈不上指点,可以一起探讨探讨。”

王桂兰双手虚握,自然垂放在身前。

“之前县里发展方向模糊,我小儿子一直在县医院,眼下腾飞在即,我退休后,想让他到县直单位,也不知道符合不符合流程。”

秦青川瞬间了然,轻笑出声。

“只要是人才,组织就不会忽视,肯定能放在合适的位置。”

......

待王桂兰离开,梁正进屋收拾,秦青川起身,迈步来到窗前,阳光正烈,微风阵阵。

点了根烟,陷入沉思。

于上,都有主心骨,不奇怪。

王桂兰年龄到站,趁机调整,倒也合理。

能提前得到消息,就很微妙,也不知道雷市长能不能占上风。

......

吸了口烟,转回身,询问。

“小梁,和郭书记吃饭,确定了吗?”

“确定了,晚上八点,《联播》结束,直接去饭馆,时间刚刚好。”

“嗯,王勇同志到了么?”

“到了,我这就叫进来。”

......

王勇,五十多岁,为人耿直,死倔死倔,正因此,教育局之前没被黄氏渗透。

寒暄之后,二人对桌而坐。

王勇还倒是询问修缮进度,不等问到脸上,主动汇报。

“秦书记,全县十三乡,连同县中学,肯定能如期完工,不会耽误学生入学......”

秦青川笑着听完,温声道。

“王勇同志,叫你过来,有个事想了解了解。

港口扩建,已经开始动工,东张乡和黄庄乡将会整体搬迁,学生安置,就成了头等大事。

我最近在琢磨,全县东西南北中,重新打造五所高品质中学,取缔之前的老旧校区,想听听你的意见。”

王勇一怔,旋即微微有些激动。

“合适,太合适了,现有校区大多二三十年了,隔几年就要修缮,学生不安全,老师也不踏实,真要是能新盖校区,绝对是大好事。”

秦青川捞起茶杯,抿了一口。

“别光想着环境,教师资源呢,能不能覆盖?”

王勇蹙眉,略作沉思,试探性建议。

“随着港务集团落地,大批用工,村民进城是趋势,乡中学可以适当缩减,您觉得呢?”

“城市化建设,确实是趋势,在过渡阶段,也不能忽视各乡各村。这样吧,根据各乡情况,以及未来预测,你做份计划,回头再讨论,兹事体大,断不能马虎,切记要两头兼顾。”

“好的,秦书记。”

......

前世,秦青川曾听人剖析。

城市化建设,必须教育先行。

上千年儒家思想束缚,‘学而优则仕’的观念,早已深入人心。

只有各乡镇中学取缔,极为看重孩子学业的老百姓,才更加坚定心思进城。

不管是摆摊,还是打工,当老百姓大量涌入,城市扩大便水到渠成,继而形成循环。

紧接着,对小商小贩严加管控,迫使大家去当‘坐商’,也就是租赁店铺,从而推动地产发展......

以提升教育为起点,以整顿市容为辅助,以地产反哺为措施,步步引导,将破落城区,发展成更为现代化都市。

不得不说,计划非常完美。

难道没有考虑到,会有人跟不上趟,从而‘掉队’么?

你觉得呢?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