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,在遭受沉重打击后,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嚣张气焰。如今,它已不再是那个妄图称霸亚洲的“帝国”,按照战胜方的安排,沦为了华夏版图下的东京省。
东京省的一座建筑内,气氛压抑而凝重。屋内的装潢曾经奢华,可如今在这黯淡无光的氛围下,一切都显得破败又颓唐。省府的高层们齐聚一堂,他们围坐在一张长桌前,面色凝重,眼神中满是无奈与不甘。
这场会议的主题,是商讨究竟派谁去签订投降条约。此事犹如一块沉甸甸的巨石,压在每个人的心头。一位身着深色西装的官员率先打破沉默,他清了清嗓子,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:“这投降签订条约的事儿,可得慎重再慎重。派去的人身份要是太低,那肯定不行,这可是关乎咱们整个东京省日后处境的大事,对方一看咱们派个小角色,指定觉得咱们不重视,往后怕是要给咱们使绊子。”
他的话音刚落,另一位戴着眼镜的官员紧接着点头附和道:“没错,可身份太高了也不合适啊。要是派个在咱们这儿举足轻重的人物去,一旦这条约签得有个什么差池,咱们内部怕是要掀起轩然大波,往后谁来担这个责任?”众人听了,纷纷低声议论起来,一时也拿不定主意。
这时,一直沉默不语的省府最高长官抬起头,他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疲惫与无奈:“不管怎么说,这个人选必须得尽快定下来。至少得看着过得去,能代表咱们东京省的诚意,也能跟对方好好周旋。”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仿佛承载着这个曾经国家的衰败与落魄。
接下来的时间里,他们一个又一个地分析着省内的重要人物,权衡着每个人的利弊。有人提议派某前任内阁大臣,可立刻就有人提出反对,认为此人过往行事过于强硬,与战胜方积怨颇深,恐怕难以顺利完成签约任务;又有人推荐一位军界元老,却也因各种原因被否定。会议持续了许久,烟雾在屋内缭绕不散,高层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纠结,而投降条约签订人选的难题,依旧悬而未决 。
自从局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后,他们深知,想要在新的格局下为自己和东京省谋得一丝喘息与生存的机会,与林业搭上关系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为首的一位官员,头发已然花白,额头上布满了焦虑的皱纹,他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,口中念念有词:“必须得尽快联系上林业,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。”
其他人纷纷点头,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无奈。于是,他们开始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,通过各种渠道,试图与林业取得联系。
他们先是找到了在华的商业伙伴,许下丰厚的利益承诺,拜托他们从中牵线搭桥;又联系了一些国际友人,希望能借助其在国际上的人脉,辗转递上求见的信函。
然而,林业这边对于鬼子派来的人,一概没有接见。在金陵司令部的办公室里,林业坐在办公桌前,面对堆积如山的战后事务,他的神色凝重而专注。当秘书将东京省派人求见的消息告知他时,他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,眼中闪过一丝厌恶,随后坚定地摇了摇头:“不见。他们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,岂是如今几句话、几次求见就能轻易抹去的?现在还不是和他们坐下来谈的时候。”
在林业看来,东京省高层此刻的示好与求见,不过是他们在绝境下的自保之举,并非真心悔过。在战争期间,这些人纵容甚至参与了无数的暴行,给无数百姓带来了家破人亡的灾难,那些血腥的场景、百姓的哀嚎至今仍历历在目。
林业心中有着明确的底线和原则,他要为无数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同胞讨回公道,要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真正迎来和平与安宁,而不是轻易地与曾经的侵略者握手言和。所以,尽管东京省高层绞尽脑汁,想尽办法,林业依旧不为所动,对他们派来的使者闭门不见 。
在金陵司令部那略显昏暗的办公室里,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,只有屋内昏黄的灯光在摇曳。林业独自坐在办公桌前,灯光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,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。他的面前,摊放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文件,文件上的内容正是关于东京条约签订后的局势分析。
林业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文件的纸张,眉头紧锁,陷入了深深的沉思。回想起那场给无数人带来沉重灾难的战争,他的眼中便燃起愤怒的火焰。“鬼子发动战争,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伤痛,鬼子高层必须得有人用死来负责。”
他低声自语,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同胞,那些被战火摧毁的家园,一桩桩、一件件,都如同一把把利刃,刺痛着他的心。在他看来,东京条约虽然给了日本鬼子重重一击,让他们为自己的侵略行为付出了代价,但这还远远不够。
他缓缓站起身来,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步。“鬼子的军国主义思想还在,就像一颗深埋的毒瘤,随时可能再次爆发。”林业的眼神变得锐利如鹰,他深知,只要这股邪恶的思想还存在,和平就永远是脆弱的。那些曾经狂热地宣扬军国主义的日本高层,他们煽动战争,蛊惑民众,将无数人推向了死亡的深渊。如今,必须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最惨痛的代价,只有这样,才能告慰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英灵。
“必须灭掉鬼子这股气。”林业猛地停下脚步,一拳重重地砸在桌子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,绝不能让日本鬼子有机会再次抬头,要彻底根除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。他在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应对之策,从文化教育的改造,到政治体制的重塑,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。
林业伫立在窗前,目光透过那层模糊的玻璃,望向远方,可思绪却紧紧缠绕在如何彻底根除日本军国主义这一难题上。他深知,这将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战斗,其难度不亚于推翻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山,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、精力与智慧。
林业缓缓转身,踱步回到办公桌前,轻轻坐下,目光落在桌上那叠厚厚的关于日本局势的文件上。这些文件里,详细记录着日本的社会结构、文化传统、政治体制,当然,还有那深入骨髓的军国主义思想根源。
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敲击着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,这是他在思考时的习惯动作。突然,他脑海中闪过网络上那些激进的言论——“高于车轮子以上全部砍了”。
这看似荒诞不经的话语,实则反映出民众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深恶痛绝。在战争期间,日本军队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南京大屠杀、重庆大轰炸……一桩桩惨案,一个个无辜百姓的生命消逝,给华夏人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,那些惨绝人寰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,民众心中的仇恨犹如熊熊烈火,难以熄灭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